ChatGPT爆火,普通科技型互联网企业该怎么挖掘这类专利

2023-02-09 阅读量:378

微软市值一夜飙涨5450亿,就因为“它”,美东时间2月7日,微软公司宣布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必应(Bing)和Edge浏览器,据悉,必应将由OpenAI提供最新技术的支持,而且新版必应将比ChatGPT更先进,可以进行交互式聊天,即进行基于大量的上下文来回答问题,并对问题进行拓展。那什么是ChatGPT呢?这几天铺天盖地的报道它,因为它真的太吸引人了,ChatGPT可以像我们人一样聊天,写文章,绘画,敲代码等,2022年11月底上线5天,用户数就突破100万,截止目前用户数已超一个亿。

也许你会关心国内现在可以用了吗?答案是还不行。但是在同一天(2月7日),百度正式官宣,百度类ChatGPT产品“文心一言” 预计三月份完成内测,面向公众开放,目前正在做上线前的冲刺。

(来源:百度官宣截图)

除了百度以外,国内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也早已布局人机对话相关专利,比如腾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申请的“人机对话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”专利,可以实现人机顺畅沟通。阿里巴巴达摩院的专利“人机对话及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、系统及电子设备”,可以提升问答交互的准确性,还有华为申请了“人机对话方法以及对话系统”专利,可以识别用户异常行为进行回复,不难看出,这个赛道未来的前景是一片光明。

那对于我们普通企业来说,还能赶上这趟快车吗?对于科技型互联网企业,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,参照这个产品周期针对这类产品做专利挖掘布局,快速进入这个赛道,破圈发展,因为目前人机交互这个产品还处于“引入期”,产品初次在市场出现,性能还不完善,企业投入较多,专利的数量也很少,但是专利的创造性都很明显。这时候我们应该尽快选定技术路线,建议可以从该应用的细分赛道考虑,不与大厂做主线“厮杀”,确定技术路线后进行专利卡位,同时围绕核心技术及原理性基础技术构建范围足够大的专利包,申请足够数量的基础专利来抢占技术高地。同时提前针对产品发展期、产品成熟期、产品衰落期做专利布局规划。如果有需要这部分专利挖掘布局的欢迎交流~

(产品生命周期表)